养老金调整,为什么说动辄涨400、500元的不靠谱?真有人能实现?-2016年养老金涨多少

频道:虚拟货币 日期: 浏览:0

2023年养老金调整即将到来。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上年度的经济数据,我国GDP达到了121.02万亿,同比增长3%。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36883元,同比增长5.0%。其中,全国居民

人均工资性收入

20590元,同比增长4.9%。另外,我国的

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

同比上年增长2%。

社会保险法

》规定了,要根据职工工资增长和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再加上目前我们的养老保险基金还有充足的负担能力,因此2023年养老金上调还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且目前四川省、河南省、上海市、北京市都已经发布文件明确要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不过,近日有不少人提出,退休养老金上调,能不能4000元以下涨500元,6000元以上停涨?能不能满55岁涨300元、60岁涨400元、65岁涨500元?2023年能不能养老金统一涨500元?当然这些建议都是盲目的建议,能够实现的可能性也是零。

近年来的养老金调整幅度在不断降低。我国的退休养老金调整,一般认为是从2005年国务院统一建立养老金建立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开始。最初的三年是跟上年度的职工社会平均工资增长速度的一定比例挂钩,从2008年开始设定为上年度基本养老金的10%。

特别一提的是,那时候的养老金调整时间要求是春节前发放到位。后来的养老金调整时间逐渐变晚。从1月份逐渐到2月份、3月份、4月份。2016年由于实施了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统一调整,由于各地普遍缺乏经验,当年养老金发放到位的时间居然是9月底到10月底。近年来,养老金调整到位的时间逐渐固定到6月底或7月底。6月底,只有2021年一次。

从2016年开始养老金的调整水平,由10%降为6.5%。2017年调整水平又降为5.5%。2018年至2020年连续三年保持5%的水平。2021年是4.5%,2022年是4%。

养老金逐年下降的原因主要考虑到养老金水平已经够高,但是

经济发展速度、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物价涨幅、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均放缓

。而且,

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

养老保险赡养负担不断加重。2022年,我国GDP虽然突破了121万亿元,但是增长率只有3%。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增长4.9%, CPI维持在2%的速度上。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占据19.8%的比例了。今年又是60多年来,人口首次迎来负增长,而且人口恢复正增长的难度很大了。所以2023年的养老金调整水平,预计也就在3%~4%左右,很难比去年更高。

2021年我国离退休人员总数是13157万人,当年的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是56481亿元。平均每人每月是3577元,当然并不代表每人每月的基本养老金是3577元,肯定是更低的。预计2022年,我国的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水平在三千三四百元左右。

如果按照3.5%的增长比例,平均每人每月增加的养老金额度也就是120元左右。所以说,动辄每人养老金增长四五百元,这种建议真的太盲目了,一点实现的可能性都没有。

不过话又说回来,特殊情况下还真的能实现。比如说山东省的每年养老金调整方案,对于上年度年满70周岁、75周岁和80周岁的老人,每人每月额外增加基本养老金290元、190元360元。这些老人养老金增加四五百元还是有可能的,去年我岳父增加了近500元。也就只有这些比较特殊的老人能够实现吧。

#众说康养·团圆季#

测量仪器 上海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厂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