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节摘要:
1、养老金怎么来的
2、养老金怎么计算
3、举例
本文主要讲述养老金怎么来的,如何计算的。看完后一个小白都会懂得怎样算自己的养老金。
一、
养老金怎么来的
养老金主要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增发部分组成。
现在每个人上班都会要求公司给缴五险一金。其中的养老保险就是社保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这2个比较好理解,以下是北京/上海/广州的五险一金缴费比例。
我们讲养老金,主要关注一下养老保险这块。
1、单位缴纳的基础养老金
单位一般缴20%以上,在社会统筹基金里面,每个省份所有单位缴纳的养老金相当于在一个大池子里,到退休后发放。
社会统筹基金是指用人单位为职工缴纳的
保险费
中,扣除个人
账
户后的其余部分。社会统筹基金属于全体参保人员,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集中管理,统一调剂使用。社会统筹保险基金实行专项储存、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我国企业一般把职工个人工资按一定比例(20%)缴纳到社会统筹基金账户中
2、个人账户养老金
每个月我们自己交的8%,到我们自己的个人账户,每个人都可以查到。
3、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是计算“中人”建立个人账户之前的养老金。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在建立养老保险制度之前,1992年以前,那时候工作没有缴纳社保的说法。1992~2004年才慢慢完善。比如从1980年工作,从1980~1992年之前这段工作了12年,没有缴纳社保的记录,如果退休后不算这部分的养老金,工作时间少了12年,那对个人来说明显不太友好。所以这个12年需要按照一定公式计算后得到的养老金就是过渡性养老金。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可能接触不到,但是父母辈的就有过渡性养老金的问题。比如我父亲以前在报社工作了3年,也去追到了这3年的缴费时间。
4、基础养老金增发部分
随着工龄、年纪增加、以及当地政策的变化,每个月会额外增加几十~几百不等,相当于是多给的福利吧。
附加知识:养老金能提前支取吗
养老金一般不可以提前支取。只有两种情况可以提前支取个人部分:一是出国定居,二是死亡。退休时如未缴满15年,只能提取个人部分。
我们所缴的社保进入了统筹
账户
和个人账户这两个账户,如果在办理退休前去世了,继承人是可以继承个人账户中的钱。
由此可知,职工缴纳养老保险满15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时候,就可以享受到养老金待遇。
二、养老金怎么计算
养老金计算首先要了解一个系数,叫缴费指数,就是我的工资÷所在省份平均工资。还有一个平均缴费指数。
举个例子,我第1年工资是4000元,当地平均是5000元,那么我的工资就是当地平均的0.8倍,所以第一年的缴费指数就是0.8;我可以得出第2~5年的缴费指数分别为1.06、1.00、1.72、2.50。当然有个上下限,分别为0.6和3。
什么是本人平均缴费指数(B)?就是把我的工作历年的缴费指数取平均,按照上面的例子,我5年平均缴费指数(B)= (0.8+1.06+1.00+1.72+2.5)/ 5 = 1.417
可以理解为我这5年来的工资水平是当地平均水平的1.417倍。
1、基础养老金计算方法
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A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C)÷ 2 × 缴费年限n × 1%
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C =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A ×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B
用公式基础养老金=(A+A*B)/2*n*0.01%,比较简单的一个数学公式。
备注:缴费时间比如400个月,就是400/12=33.33年
举例1,当地上一年平均工资6000元,累计缴纳养老金40年,平均缴费指数1.20,养老金=(6000+6000x1.2)÷2x40x1%=2640元
举例2,当地上一年平均工资5000元,累计缴纳养老金30年,平均缴费指数1.00,养老金=(5000+5000x1)÷2x30x1%=1500元
举例3,当地上一年平均工资5500元,累计缴纳养老金35年,平均缴费指数0.8,养老金=(5500+5500x0.8)÷2x35x1%=1733元
根据这个公式,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退休后的平均缴费指数B和缴费时间n都是确定的。只有上一年的平均工资A是不确定的,一般每年的平均工资都会增加,所以我们每年基础养老金也会增加。
以上就是基础养老金的计算方法。
2、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方法
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储存额就是我们每个月工资的8%,交的个人养老金,进入我们自己的账户,多年积攒下来的养老金。
计发月数是国家规定的,按照下表,
工作时间越长计发月数越小。
假设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为250,000元,退休时65岁,对应计发月数101个月,个人账户养老金 = 25000/ 101 = 2475元/月
3、过渡性养老金怎么计算
过渡性养老金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C=A*B) × 视同缴费年限m × 过渡系数
什么叫视同缴费年限?
就是要把在建立养老金制度以前的工作年限也视作缴费,所以就叫视同缴费年限。因为是制度原来,之前还没有缴纳养老金方式,但工作的时间需要考虑进去。
过渡系数是每个省份根据情况设定的。
举个例:假设上一年省月平均工资6000元,本人平均缴费指数1.1,视同缴费年限为8年,过渡系数为1.2%。
过渡性养老金 = 6000 × 1.1 × 8 × 1.2% =633.6元/月
4、基础养老金增发部分
另外基础养老金中对于年龄65~80等不同年龄的退休人员有增发部分,称为基础养老金增发部分。每个地方不一样,比如对于70、75、80周岁的人,上海每月分别增加25、35、45元,常州每月分别增加20、28、36元,还有根据工龄每月也有增加,数额不等。有些地方还有根据公式(A+A*B)/2*0.2%的增发比例。
比如上海最新的增发养老金额365元
综上所述,
养老金 = 基础养老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 + 过渡性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增发部分
举了一个完整的例子,老王1951年1月1日出生,2022年71周岁,一直在上海,1976年1月1日工作,1993年1月1日开始缴社保,视同缴费年限为17年,2011年1月60岁退休,缴纳社保年限为18年大家可以试算下,2021年上海的平均工资为11396元/月。
三、举例
举了一个完整的例子,老王1951年1月1日出生,2022年71周岁,一直在上海,1976年1月1日工作,1993年1月1日开始缴社保,视同缴费年限为17年,2011年1月60岁退休,缴纳社保年限为18年大家可以试算下,2021年上海的平均工资为11396元。
基础养老金=(11396+11396*1.1)/2*18*1%=2153.8元/月
个人账户养老金=200000/139=1438.8元/月
过渡性养老金=11396*1.1*17*1.2%=2557.3元/月
基础养老金增发部分=365元/月
合计养老金发放为6515元/月,随着平均工资增加,每年都会增加,所以父母辈的养老金都是越来越高的。
最后,我是小杨哥,有问题,欢迎大家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