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借钱这回事,相信大家都有难以开口的时候。像我们知道的王健林,这些年,他一直都在做一件相同的事情,那就是不断的抛售自己的地皮,去年万达还曾公布了一个数据,那就是万达从去年以来,企业整体负债已经减少到了2000多亿了,如今的万达,更像是为了前几年的疯狂购地进行买单。
其实说起来,不止是王健林,内地富豪许家印,杨国强等地产大咖每个人的负债都特别高,其中虽然杨国强已经将名下的碧桂园全部交予女儿杨惠妍来负责,但是依然逃脱不了高额的负债,而这些地产公司很早都开始强调高周转,对于这些地产企业来讲,每一天都需要支付巨额的利息,就以富力地产为例子,去年到今年以来支出的利息,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们的利润还要高。
这类公司,负债高,高周转无疑是在走独木桥,虽然过河轻快简单,但是稍有不慎,就会摔倒,而且这一倒很可能就是洪水波涛。
但是,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华人中的首富李嘉诚,他也是做地产的,而且他的地产企业相比其他企业更大,但是很少传出李嘉诚公司负债高的情况,也很少听到李嘉诚向银行借钱,而且从数据来看,李嘉诚的企业整体负债非常低,这是整个地产行业集团来说,非常难得的一件事。
如今虽然不断的改革土地,楼盘,对内地房企来说形式非常的严峻,而且目前内地所有的房企公司,9成以上都存在超高的负债,有的公司负债更是超过了百分之一百以上,李嘉诚的公司负债仅为15%,并且还在降低。对于李嘉诚而言,如果他本人同意的话,估计大把的银行会排着队伍来给他送钱,甚至不夸张地说,央求李嘉诚借钱的银行也不在话下。
一般普通人去银行借钱,银行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态度,但是对于一些大型企业或者富豪名人来说,他们若起银行借款,银行在他们面前鞍前马后,一点姿态都没有,每一个银行都会有一个属于它的大客户,而每一个企业也会有一个属于他的大金主,李嘉诚的背后则是香港汇丰银行。
汇丰银行是香港本土中央银行,拥有香港货币的发行权利,目前汇丰的整体市值已经超过万亿,年利润百亿更是轻松,同时汇丰也是全球排名前十内的银行之一,李嘉诚和汇丰银行的关系,那更是非常亲密,毕竟汇丰这数十年来从李嘉诚身上赚到的钱不在少数。
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李嘉诚曾与汇丰合作,重建了当时香港最为著名的华人行大厦,现在比较出名的远东证券等多家名头公司,就是从这栋大楼走出诞生的,当时李嘉诚通过不赚钱的方式,与汇丰这个大金主结识。
而在香港,谁如果能得到汇丰银行的支持,谁便可以成为港内首屈一指的富豪,船王包玉刚当年就是得到了汇丰银行的无限额无抵押贷款,才有了今日的成就,之后包玉刚老区,汇丰开始继续扶持新的华人富豪,李嘉诚成为了汇丰最合适的人选。
那个时候李嘉诚只是香港一个普通的二线富豪,虽然谈不上顶级,但是实力依然不容小觑,当时汇丰银行与李嘉诚合作,汇丰把自己手里和记黄埔公司22.4%的股份低于市场价格转让给李嘉诚,让李嘉诚入股。
虽然表面汇丰银行有点吃亏,但是李嘉诚接手后,让和记黄埔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生意兴旺,这让汇丰银行手里所持的和记黄埔股份一下翻了几倍。
这次合作之后,李嘉诚跟汇丰正式成为了很好的“朋友”,这个好的程度到底有多好?李嘉诚儿子李泽钜2000年的时,在无任何抵押的情况下,轻松从汇丰银行拿到130亿美元的贷款,而这个贷款虽然没有任何抵押,但是实际上用的是李嘉诚的大名来引的款。
130亿美元,在2000年的时候,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内地首富2000年的时候身价也不过才几百万人民币,李嘉诚这三个字的名头,可见在汇丰银行有多么重了,当然,如果李嘉诚本人自己出面,估计拿到的钱要比李泽钜拿到的更多。
随着李嘉诚退出内地,在欧洲大举投资,其实以李嘉诚的实力,完全可以在去银行贷款然后不停的投资,但是他却选择卖掉大陆的资产,这也是李氏家族多年经商的一个思维,对于他来讲,这样的操作相对更加有保障,如果利用银行贷款去进行投资,如果遭遇内地资产贬值,欧洲投资不顺,那么李嘉诚则会陷入一个两难的之境。
内地的地产富商拼命的像银行借款,李嘉诚拥有汇丰如此强大的后盾,却很少借钱。反观内地地产富商个个拼命从银行贷款,对比之下李嘉诚的减负增产,反而更值得后辈多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