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不想针对双十一说得太多,毕竟是一个跨度长达13年的庆典活动,就算是疯狂购物一族,也应该产生审美疲劳了。更何况近几年的双十一显得较为浮躁,电商平台之间更多时候是为了比拼成交额,是否真正能替用户省钱,商品质量是不是能保证优质,反倒不那么重要了。
只不过出于好奇,编者一直想剖析经过一轮双十一后,拼多多到底卖多少货。要知道,在名义上拼多多称得上是目前的“电商一哥”,用户量已经超过了京东和阿里。可是近几年的双十一,拼多多虽说都参与了,但对于总体的成交额始终三缄其口,可谓是吊足了大家的胃口。而随着一则数据的曝光,拼多多的卖货成绩或许就藏不住了?
公开资料显示,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当中,阿里系电商卖货5403亿,京东系电商卖货3491亿,双双打破了之前的历史纪录。而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今年双十一是历年增速最低的一届,只有12.2%,全网的双十一成交额也没有突破万亿,最终的数值为9652亿。如果以这样的数据反推,那么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的成交额就只有758亿。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全网双十一的成交额已经公布了,拼多多等一众电商平台的卖货额度也算出来了,最后谁会是最大的赢家呢?或者更进一步说,马云、刘强东以及黄峥他们谁在双十一期间赚的钱多?
先看阿里,由于阿里系主要靠中小商家来支撑双十一成交额的上涨,因此阿里系的收入并不是浮于表面的成交额,而是从成交额中抽取不同比例的佣金。另外一部分收入,就是中小商家为了获取双十一用户,主动交给阿里的广告费,这基本是阿里系电商整个双十一收入的主要构成部分。
在之前的文章中曾提到过,阿里系抽取商家的佣金跟双十一期间所投入的广告占比,大致是相同的,约为5%。因此整个双十一期间阿里系的总体收入就是540亿。又因为马云个人持有阿里的股份是4.8%,故而通过双十一马云个人能入账24亿。
再看京东,区别于阿里系电商对于中小商家的依赖,京东平台更倾向于自营,因此只能用京东财报中公布的经营利率来做一个粗略的估算。根据数据显示,京东的经营利率大约是2.5%,而京东系平台在双十一期间总计获利就能达到87亿。以刘强东13.9%的持股比例进行换算,刘强东通过双十一个人能入账超过12亿。
从账面上看,这一次双十一的赢家是阿里,毕竟成交额第一,创始人个人收入第一,确实无可挑剔。可是如果我们将拼多多的卖货成绩掺杂进来,结果就很可能不一样了,而且还能发现最大赢家并不是马云和刘强东。
前文中提到,整个双十一期间拼多多和其他电商平台的成交额是758亿,如果想要计算单独属于拼多多的成绩,就需要更精准的数据支撑。据星图数据显示,在双十一当天,全网成交额3146亿,而归属于拼多多的市场份额只有6.4%。通过简单的计算,自然就可以得出在双十一当天,拼多多的成交额是201亿。
说句实话,200亿看上去确实不高,但如果换算成黄峥的个人财富,就不是一笔小数据。拼多多三月底披露的数据显示,黄峥持股比例高达28.1%。这就意味着,仅用双十一当天的成交额来计算,黄峥一天就能入账超过56亿,比马云和刘强东加起来还要多,因此黄峥才是妥妥的最大赢家。
不得不说,在某些时候,一个人持股比例高还是很有作用的。就像这次双十一,表面上拼多多不敌阿里京东,但要换算到个人层面,黄峥成为最大赢家,还是挺让人意外的。各位说,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