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新经济IP 新经济e线
今天
“对世界充满好奇感,是自己投资、研究最大的驱动力。”作为一个射手座理工男,董晗表示,自己最大的兴趣就是研究。
回顾其求学和职业生涯,董晗并非金融专业科班出身,本科、研究生阶段都是学习物理专业,在毕业之后才进入基金行业,在易方达、国投瑞银基金,从研究员做起,一步一步成长为基金经理。
董晗做研究员时看过周期,后来投研经历又偏重于成长行业。作为股票投资经理,他同时与固收基金经理搭档多年管理“固收+”基金,这些经历对他后来的投资风格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观察其个人能力圈,董晗对新能源、半导体、消费领域这三大板块有较深入的研究,并擅长全产业链的研究方式。同时,还具有“固收+”产品的管理经验。董晗于2014年11月22日到2020年7月18日管理国投瑞银美丽中国灵活配置基金,在2016年荣获金牛奖,管理的国投瑞银优化增强债券基金,2018、2019、2020连续3年荣获金牛奖。
景顺长城股票投资部基金经理董晗
2020年7月,董晗加入景顺长城基金。他并不讳言转会后可以在管理规模上更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在去年接手管理“固收+”基金后,拟任基金经理的权益新基金也正在发行的路上。
不过,和市场上大部分选手相比,即便是在个人擅长的新能源、半导体领域,董晗的成长风格不会做到特别极致,而是兼顾注重组合的稳定性和平衡性,对回撤、风险进行控制。“我希望给持有人获取经济转型、国家产业升级带来的长期Alpha,同时在持基过程中,不会体验到那么大的波动,投资体验能更好一些。”董晗如是说。
非赛道型的全能选手
“做投资,要接触各行各业,知识面、认知面能比较广,而且我的好奇心还是比较重的。对我而言,知识获取更丰富一些也是不错的选择。”正因为如此,董晗在2006年研究生毕业时,选择了做投资。“2006年8月入行,我开始看钢铁、有色,当时绝对的‘当红炸子鸡’行业,也是彼时的成长型行业。后面在国投瑞银基金,最初也是看钢铁、有色,后期还看了煤炭,2011年开始做指数基金。从指数基金再到主动投资,包括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产品。”
董晗承认,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的双重管理经验,给他投资风格的形成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对于一些基金经理在投资领域会有一定的标签,但董晗并不想把自己定位为赛道型的选手,他希望自己能朝全能型选手发展,成为一个涉猎更全面、能力圈更广的基金经理。他解释说,这跟他做绝对收益的经验也有一定关系。
在董晗看来,虽说做正确的事情投资都是为了赚钱,但做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两类产品,理论上用同样的方式可以解决,但实际上投资出发点却并不一样。“做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是完全不同的思路。早几年做绝对收益产品,其权益部分主要买低估值、低PE、低PB、白马价值股,类似于‘捡烟蒂’策略,这个可以说是自己职业生涯中的‘固收+’投资1.0版本,随着自己经验的积累和能力圈的拓展,目前管理的‘固收+’可以说是进阶的2.0版本,不局限于‘捡烟蒂’策略,也会投资成长股。”董晗回忆道,而权益类基金的投资对自己来说,就是“打怪升级”的过程。2015年管理的主动权益基金取得不错的业绩有运气成分(银河证券数据显示,其管理的权益基金2015年收益率为105.97%,同期基准6.98%,收益率排名4/42),但2016年、2017年,被市场残酷教育了,到了2018年自己的风格逐渐稳定下来。
值得一提的是,董晗同时做绝对收益的优势还体现在,自下而上精选个股同时,也会关注宏观维度。他表示,日常会跟债券部门同事有很多沟通,对宏观也保持一定的敏感性,比如像流动性的变化对资产的压力。具体体现在投资上的话,则更多采用的是中期纬度的宏观抉择,而非过度关注短期。
管理绝对收益产品带来的影响还在于,董晗组合的换手率会较高一些。在他看来,主要是为达到绝对收益需要进行止盈止损操作。“这点在投资成长行业上也会比较明显,因为成长股的行情阶段性明显,不做止盈的话,组合波动率会很难控制,我坚守赚自己能赚的钱。”董晗如是说。
即便是比较早挖掘到比较看好的公司,董晗可能也不会特别重仓。“我觉得持仓占组合比例五个点差不多,中间如果涨到七个点、八个点时会卖掉一些。如果是当遇到‘黑天鹅’事件时,我会选择先行退出,等事态相对明朗的时候再做评估。我很难忍受个股亏几十个点,而且再好、再完美的股票也是有遇到‘黑天鹅’的时候。”
总结董晗的投资风格,他不是极致重押成长,而是相对均衡、分散,通过对行业的认知和个股的Alpha去实现超额收益,组合特征是消费打底,科技进攻。董晗认为,对科技股的把握再精确,但相对不确定的属性决定了它的波动率,所以科技股的波动率是比较大的,但如果有基础底仓对冲,回撤能控制好一些,客户持基体验会更好一些。
董晗坦言,自己也是在“打怪升级”以后这几年,投资上相对更分散一些。而在能力圈方面,新能源、半导体、消费是其投资收益的重要来源。“目前这‘三条腿’是比较确定,长板一直在加宽,包括新能源、半导体,之前的短板如消费也慢慢补上来了。”
投资更偏好硬科技
董晗强调,自己最基本的选股偏好是买入那些能提升生产力的好公司而提高生产力的标准会更硬核一些。“很多人觉得商业模式的创新也是提高生产力,比如最典型的互联网,互联网其实是商业模式创新,但我自己更喜欢像新能源车这类的硬科技,硬科技是能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也是真正改变世界的东西。”董晗如是说。
对于行业配置,董晗希望在变化的世界里,寻找到符合产业发展趋势的公司,或是能引领产业趋势的公司。他表示,科技行业时刻在变化,终极格局很难判断,但找到符合产业趋势的行业也能够享受较确定的中期成长。而在产业链演进过程中,根据深入的研究,阶段性把握相对应的投资机会是他的主要方式。
针对成长行业的研究框架,董晗认为,需要对上、中、下游全产业链的观察和相互验证。根据每个行业的信息做沙盘推演,探究行业产业趋势如何和景气度。成长行业的投资更多是在变化中找机会,这和做消费行业投资有比较大的区别。
董晗表示,“买入、持有不变的策略更适合消费,或是具有垄断性质的行业,在成长行业是比较难做到的。但在我的组合里,会通过配置稳定类的资产去平衡波动,比如白酒、互联网等。如果只配科技类成长标的,组合的波动会很大,一些持有人可能会扛不住,这是我为何配置稳定类资产的原因,通过这种配置,追求让持有人长期获得科技、制造业升级带来的投资机会,这是我的愿景。”
董晗认为,其个人优势还体现在其产业背景上,尤其是硬科技这一方面,由于自己的专业背景,可能在这方面的认知会更深刻一些,而且自己也乐于去研究技术的变化。相较于一些同行,他对技术细节和产业结构变化带来投资机会的把握会强一些。
基金经理大多是十足的工作狂。董晗也不例外,下班回到家平均下来每天还有两个电话会议,七点第一场,八点第二场,出现重大事项的话,八九点还有相关的会议。“有时候约专家,专家晚上才有时间,可能要到晚上十点钟。上一个周末,还听了一场时间三个多小时的电话会议,比较偏技术的会议,可能到最后也就剩下几个人在听了,但我听得还是特别有意思”,董晗笑谈。
坚持的背后是兴趣使然。“兴趣是支撑你做工作狂的动力。有的时候不一定都能落实到具体投资上,但只要感兴趣我也会去听”。董晗直言,自己现在除了做研究,不知道还能干啥。如果毕业后没有选择做投资的话,可能现在应该是做了偏研发的工程师。
“求学期间并没有上过专门的投资课程,财务等相关的投资知识都是入行之后学习的。除了对产业链的梳理和理解、对行业趋势的把握以外,平常也会学习一些投资大师的理念。”董晗表示,专业领域的学习之外,自己喜欢埃隆•马斯克,他认为后者做的事情是从事物的本质出发,包括他对太空的探索,非常符合物理学思维。
工作之余,董晗喜欢运动。“最放松是周五晚上或周六,可以踢踢足球、打打羽毛球,但休息和假期也会关注境外市场,一般来说,生活和工作,是很难完全抽离的。而如果一定要说爱好与工作有什么关联的话,我觉得足球讲究攻防一体,投资也是一样的,只进攻不防守就会有很大的问题,同时足球是一个既讲究明星球员也讲究团队协作的运动,其实投资也是一样。”
扩展能力圈需要加减法并行
在董晗看来,成长行业的基金经理更讲究能力圈,不管是信息差还是认知差,需要不断去扩大自己的认知能力和信息来源,不断扩展自己的能力圈,而在这个过程中,是加法减法都要做。
“我也曾经买过一些自己不太懂的行业,结果发现没有办法形成超额认知来对组合贡献持续盈利,这个时候可能需要考量是要不要做减法,”董晗坦言,好在自己的长处是学习能力还算比较强,愿意去学习和拓展。
“比如说医药投资,要认知到自己的能力圈在哪里,再在投资上做相应的加法和减法。2018年我配过某个医药股,但它当年是组合里亏钱最多的,这个企业属于创新药企业,研究壁垒比较高。当时我觉得它是很好的标的,管线也很好,预计产品出来以后爆发力很强。但市场下跌这只股票下回调很大,当时对它的认知还是不够,所以没有拿住。”董晗举例道,“但到了2019年,它的股价涨幅很大。后来我发现其实对于这类创新药企,通过判断单品的爆发力和管线的价值对非专业人事是很难的。反而卖铲子的CXO公司在中国工程师红利的优势下其产业链在往中国转移趋势没有停止,这类标的其实未来几年的增长是确定的,现在自己能力圈就聚焦到这个子行业。”
董晗透露,接下来个人能力圈会继续向新能源车、智能车的方向去拓展。他认为,目前的电动化只是车联网的第一步,接着是自动驾驶,在给驾驶人员腾出时间和空间后,未来行业发展的方向就在车里开拓一些娱乐性的东西,到时汽车就不仅仅是交通工具了,还是移动的办公场所和娱乐场所。
“在这个整个过程中,要依赖很多的科技进步去实现自动驾驶,感知层的视觉、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等,决策层算法的迭代、数据的融合,会有很多新的硬科技机会出来,这些东西是我未来会重点关注的方向,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过程中还对芯片产业有很大的变化。”董晗如是说,“电动车硅的用量是传统车的几倍,做到自动驾驶相当于一辆车用一个服务器,这个拉动又是数量级的变化。自动驾驶车会有很多的摄像头,未来可能会手机市场一样,类似这种对产业链的拉动是方方面面的。可能再过十年自动驾驶的车就满街跑了,新能源汽车这块的研究还要加深,虽然已经算是我的长板了,但还要再加宽。”
对于港股的投资机会,董晗直言,目前市场对港股主要投资还是集中就是互联网等龙头标的,相对来说也不是特别便宜,对于自己要不要买,还需要加深相应的研究和判断。同时,他还是希望在港股中投资硬科技企业,研究一些港股独有而A股没有的标的,不过鉴于港股市场的波动比较大,董晗认为对于组合中的港股仓位,应该比较不容易加到投资上限。
新经济e线为界面JMedia联盟成员,2019胡润百富优秀财经自媒体,旗下有支付宝个人专栏“新资本论”。新经济e线公众号已入驻今日头条、一点资讯、新浪财经头条、搜狐号、大鱼号、百度百家、企鹅号、网易号、和讯名家、蚂蚁财富社区、同花顺同顺号、招商银行招财号等平台